影响化学镍层耐腐蚀性能的因素
我们都知道,化学镍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是很高的,可是在实际生产中,总会遇到盐雾试验不过关的情况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造成它盐雾试验不过关呢?比格莱科技给出一些小建议:
1. 工件基材表面是否光滑光亮:基材越光滑光亮,化学镍镀层上镀就越平滑均匀,高磷化学镍添加剂,结晶更细腻,耐腐性能越好。
2. 工件表面前处理是否干净:工件表面前处理对化学镀镍是非常重要的,前处理干净,能**良好的结合力,耐腐性能也会更好。
3. 化学镀镍工艺的影响:在化学镀镍时,镀速过快、pH值偏高、温度不稳定、槽液液位控制不及时等因素都会影响镀层的耐腐蚀性能。
4. 镀层厚度:相同的条件下,镀层越厚,耐腐蚀性能越好。
5. 化学镍药水本身的因素:不同的化学镍药水,它本身的技术水平就不一样。选用比格莱化学镍药水,耐腐蚀性能会好一些。
6. 化学镍后处理:工件镀完化学镍要及时烘干,并进行必要的保护,经过钝化或者封闭,耐腐蚀性能会更好。
7. 工件存放的环境:工件在腐蚀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,耐腐蚀性能会变差。
所以,工件要想提高化学镀镍的耐腐蚀性能,可以选择技术先进成熟的化学镀镍药水(如比格莱),再提高化学镀镍工艺的技术(包括前处理和镀中处理),适当增加镀层厚度,然后进行必要的后处理,存放在合适的干燥环境中。
比格莱科技的化学镍工艺也是电镀的一种,但它不同于电镀,原因是它不需要外加电源,而且操作方法也不同电镀。那么比格莱化学镍有什么优势呢?
1. 镀层厚度均匀,化学镍镀液的分散程度接近**。化学镀本身是一个自催化的氧化还原过程,通过催化,基体表面与溶液接触到就可以施镀,几乎可以达到仿形的程度,不会像电镀一样,出现导电不均匀而引起的镀层厚度不均的现象。
2. 化学镍可以在金属表面施镀。通过特殊的活化、敏化处理,可以在非金属表面上施镀。
3. 化学镍设备简单,不需要电源及阳极,只要浓度、温度、pH值工艺参数在合理的条件下,高磷化学镍,把待镀零件浸入在镀液中即可进行。
4. 化学镍的结合力、防腐性能都优于电镀。某些化学镍镀层还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。
5. 化学镍的硬度高、**性好,化学镍层热处理后硬度达Hv1000,工模具镀镍后一般寿命提高3倍以上。
6. 化学镍的耐腐蚀强,化学镀镍层在酸、碱、盐、氨和海水等介质中都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,其耐腐蚀性胜于不锈钢。
我们都知道,化学镍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镍离子、**酸和次磷酸盐,并不能直接排放,比格莱的化学镍也一样。那么化学镍的废液要怎么处理呢?
1. 镍离子的去除
化学镀镍废液中,若不存在络合剂或络合剂的量较少时,可直接采用NaOH溶液调节pH值,根据废液中镍离子的浓度,加入适量的NaOH,使镍离子沉淀为Ni(OH)2除去。对于有络和剂废液的除镍,**利用CaO调节废液的pH值在8左右,除去大部分的**酸络合剂,高磷化学镍药水,然后在废液中加入CaO或NaOH,调至废液的pH值为11~12,使废液中的大部分镍离子和其他重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,再加入适量的高分子絮凝剂,加速不溶物的沉降,在沉降过程中,加入适宜和适量的氧化剂(KMnO4、H2O2或Cl2等),以除去废液中的次、亚磷酸盐,有利于镍离子的沉淀并降低废水的化学耗氧量(COD)。
2. 次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除去
镀镍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次磷酸盐和其被氧化的产物亚磷酸盐,由于次磷酸钙的溶解度较大,采用CaO沉淀法不能有效的除去次磷酸盐,但在除去镍离子时加入的CaO会使废液的pH值增加,此时若提高废液的温度,溶液中的次磷酸根可将镍离子及其他重金属离子还原,次磷酸根被氧化成亚磷酸根。若废液中含有较多的次磷酸根,化学镍,可添加适当的氧化剂(如KMnO4,H2O2等)除去。当废液的pH值在7左右时,亚磷酸钙的溶解度将急剧下降,试验表明,在pH值为5.5~7时,镀液中亚磷酸盐的除去率在95%以上。
对于未除去的亚磷酸盐可以采用钨酸钠作为催化剂,利用H2O2将亚磷酸盐氧化为磷酸盐的方法;或直接利用KMnO4作为氧化剂将多余的次磷酸盐及亚磷酸盐氧化为磷酸盐。在含有磷酸盐的废液中加入CaO,调节废液的pH值在9.5以上,磷酸钙的溶解度较小,生成的沉淀物很容易过滤除去。这时废液中磷含量可降低至2~7mg/L,达到废水排放的要求。